*本文转载于【门诊新视野】微信公众号,作者《门诊》杂志
2025年4月18日,在第十一届CHINA VALVE (HANGZHOU)隆重召开期间,“短瓣心研、收放无界——国产创新ScienCrown瓣膜发布会暨TAVR专题研讨会”如期而至!会议期间,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深度前瞻全球 TAVR 领域新技术、新发展,并共同见证国产创新 ScienCrown 瓣膜系统上市发布的重要时刻!在TAVR适应证逐渐向低危、低龄患者过渡的今天,该款国产自膨短瓣以创新设计开启主动脉瓣疾病介入诊疗新篇章,将推动国内产业链技术的跃迁升级,为全球TAVR患者贡献更多“中国方案” !
本次发布会,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担任大会主席嘉宾,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担任执行主席嘉宾。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胜华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江洪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刘先宝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罗建方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郭应强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张海波教授、天津市胸科医院姜楠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曾和松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晋军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吴连拼教授、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张新金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赵昕教授担任主持嘉宾。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方臻飞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李捷教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陈志鹏教授、河南省胸科医院王磊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宇彬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李伟栋教授等作为分享嘉宾,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元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陈运清教授、日照心脏病医院高婷雯教授、新乡第一人民医院郭彤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韩克教授、江西省人民医院洪浪教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华正东教授、青岛市中心医院林明山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刘坤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陆方林教授、辽宁省人民医院栾波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欧阳繁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潘文志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彭小平教授、烟台毓璜顶医院任法新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博教授、海南省人民医院王圣教授、潍坊市人民医院王世勋教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兆延教授、渭南市中心医院杨勇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杨振文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俞飞成教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张春鹏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张浩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张明宇教授、梅州市人民医院钟炜教授、上海市胸科医院朱丹教授担任特邀嘉宾。(特邀嘉宾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开场致辞
会议伊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院士致辞表示很高兴受邀参加国产原创ScienCrown瓣膜上市发布会,并指出我国主动脉瓣介入领域发展速度飞快,这不仅仅得力于无数TAVR术者的辛勤耕耘,也与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不断革新器械推动高质量医疗服务息息相关!最后,预祝ScienCrown瓣膜全球首发上市会举办圆满成功!
随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发表致辞,表示自我国成功开展首例TAVR手术至今已历经十五年岁月,其中前七年我国没有自主创新的民族器械,只能使用国外进口器械开展TAVR手术,十分艰难;直至2017年我国自主原创的经导管主动脉瓣介入瓣膜系统成功上市,才真正打破了国外垄断局面。现今TAVR患者逐渐年轻化则向从事TAVR事业的专家们提出了更高要求,据了解ScienCrown瓣膜便是顺应TAVR患者年轻化时代的产物,临床随访1年数据已经证实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相信该款国产自主研发的介入瓣膜系统的成功上市,定将为我国更多主动脉瓣疾病患者带来更优异的临床预后!
紧接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自己有幸参与了ScienCrown瓣膜的整个研发过程,克服了很多艰难险阻,其中攻克自膨瓣无法做低瓣架的难题是重中之重,最终研发团队成功做到瓣膜与输送系统直接脱钩(脱钩技术),由于其模拟了运载火箭发射卫星升空的过程,起初我将其命名为“箭箭分离”。脱钩技术完美契合了TAVR患者年轻化趋势,自膨短瓣植入稳定性优异,脱钩后不会遮挡冠脉。今天ScienCrown瓣膜即将正式发布,虽然因疫情原因错后两年,但我相信这并不会影响其顽强生命力,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未来该款自膨短瓣将成功挑战无数复杂主动脉瓣病例,为主动脉瓣疾病患者带来优质医疗服务!
最后,乐普集团董事长蒲忠杰先生在致辞中向所有为中国心血管诊疗事业蓬勃发展贡献力量的专家学者表以诚挚感谢,并指出,乐普自主研发的器械几乎涉足了心血管诊疗的各个领域。ScienCrown瓣膜系统研发工作历经15年,研发过程中吴永健教授等TAVR领域专家给予了诸多改进意见,并通过动物试验和上市前临床植入贡献了卓越力量!未来,乐普将继续一如既往走医疗器械自主创新之路,鼎力支持中国心血管诊疗事业发展,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器械选择!
ScienCrown瓣膜全球首发上市启动仪式
精彩致辞过后,本场专题会正式迎来激动人心的ScienCrown瓣膜上市仪式,在激昂的倒计时音乐中,台上各位TAVR领域同仁共同按下按钮,一路相“瓣”,点亮“心”篇章,见证ScienCrown瓣膜上市发布的重磅时刻!用创新和品质改善生命健康,相信随着ScienCrown瓣膜的上市并大规模应用于临床,定能为经导管主动脉瓣介入领域带来更多可能性,将有越来越多中国乃至全球主动脉瓣疾病患者从中获得更加优异的临床预后!
颁发ScienCrown临床研究卓越贡献证书
吴永健教授、方唯一教授、孔祥清教授等联合PI带领全国18家临床试验中心开展的ScienCrown瓣膜上市前临床试验1年随访结果已正式公布,充分证实了ScienCrown瓣膜处理复杂主动脉瓣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随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乐普集团董事长蒲忠杰先生、乐普心泰医疗董事长陈娟女士一同上台,为参与ScienCrown瓣膜上市前临床研究的临床试验中心及PI专家们颁发ScienCrown临床研究卓越贡献证书!
专题会议
吴永健教授:短瓣心研,收放无界——全可回收自膨短瓣的创新之旅
首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在学术分享中详细剖析了ScienCrown瓣膜设计特点,指出该款新型自膨短瓣兼具球扩瓣和自膨瓣的优势,采用全球首创的全挂连接及锁定/解锁技术,应用管榫结构连接瓣膜挂头与输送系统挂钩,以确保限制挂头和挂钩的自由度,使其能够承受瓣膜在释放和回收过程中的压缩和拉伸载荷,完美解决了自膨瓣在释放时的弹跳问题和100%全展开工作后的全回收难题;同时,它还具备经股和经心尖双入路选择,为外周血管存在严重病变的患者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另一种介入方式;在输送器方面,其采用预弯型专利设计,植入后能自动适应主动脉弓弯形、自动调整跨瓣角度,轻松应对小弓角、横位心等复杂病例。此外,吴永健教授还强调,该款瓣膜是首款搭载“AI导航系统”的人工瓣膜,具备病变解剖分析、优化瓣膜植入方案、综合评估TAVR术后疗效等优势,旨在帮助TAVR术者更高效、更精准的开展主动脉瓣介入治疗!
——专家讨论——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江洪教授:ScienCrown瓣膜作为一款短瓣架瓣膜,对冠脉开口高度要求低,不易遮挡冠脉通路,有利于患者后续冠脉的介入处理。此外,ScienCrown瓣膜还能经心尖入路植入,为外周血管条件差的主动脉瓣疾病患者提供了崭新选择,灵活适配临床多元手术策略制定。
郭应强教授:“千帧循证,毫米乾坤”——全可回收自膨短瓣临床研究结果精析
随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郭应强教授详细解读了该临床研究1年随访结果,指出瓣膜植入即刻心源性死亡、冠脉阻塞和卒中发生率均为0.78%,4.1%患者出现中度以上瓣周漏(5名),器械植入成功率99.2%,手术成功率96.88%。随访1年时,7名患者全因死亡(5.47%)、3名患者非心血管疾病死亡(2.34%)、1名患者冠脉阻塞(0.78%)、3名患者中度以上瓣周漏(2.34%)、9名患者植入永久性起搏器(7.03%)。并且ScienCrown瓣膜凭借直筒环上瓣、全瓣架支撑、PET内外裙边、短支架自膨瓣等设计特点,随访1年时平均有效瓣口面积、跨瓣压差、EF值、峰值流速均获得满意结果,且没有患者NYHA IV级、没有患者存在重度瓣周漏(图1-4);二叶瓣亚组分析结果则证实自膨短瓣处理二叶瓣表现良好(图5),提示ScienCrown瓣膜非劣于同类产品,且十分符合我国二叶瓣患者比例较高的现状。
图1:有效瓣口面积及压差
图2:EF值及峰值流速
图3:瓣周漏
图4:NYHA分级
图5:二叶瓣亚组分析
——专家讨论——
天津市胸科医院姜楠教授:ScienCrown瓣膜不仅兼具自膨瓣和球扩瓣的双重优势,同时还拥有经股和经心尖双入路选择、PET内外双裙边设计有效减少瓣周漏发生率、输送系统预弯型专利设计极大增加输送顺畅性等诸多优势。我院也应用ScienCrown瓣膜成功开展了多例复杂TAVR手术,起初还担心锚定稳定性,但通过临床实践发现其释放后稳定性优异,并且正如上市前临床研究数据所示,能为主动脉瓣疾病患者带来更优临床预后。
全可回收自膨短瓣上市后临床应用案例分享
方臻飞教授:刚柔并济——短自膨瓣在高钙化二叶瓣中的力学优势与临床适配性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在全可回收自膨短瓣上市后临床应用案例分享环节,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方臻飞教授率先分享重度钙化Type 1型TAVR病例,该患者左右融合可见明显钙化脊,易发生瓣周漏;心室较大且EF值仅22%,术中易发生循环崩溃。术中使用小球囊预扩张后,术者输送瓣膜过弓跨瓣顺利,虽然第一次释放25mm ScienCrown瓣膜时植入位置偏低,但凭借其100%全展开工作后全回收的优势,术者完全回收瓣膜并重新定位后,最终成功植入瓣膜,瓣膜零张力脱钩无位移,球囊后扩张后造影示瓣膜膨胀良好,得益于内外双裙边设计,仅存微量瓣周漏。
——专家讨论——
辽宁省人民医院栾波教授:与传统自膨瓣相比,ScienCrown瓣膜的防移位功能是什么原理?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方臻飞教授:ScienCrown瓣膜采用短瓣直筒设计,植入过程中能增加锚定稳定性,不会遮挡冠脉。其二,ScienCrown瓣膜采用全可回收设计,只要没有脱钩,即便全展开工作后也可全回收调整位置再次释放,术中术者能更直观的评估瓣膜膨胀形态和工作状态后,再决定回收还是脱钩。
陈志鹏教授:从理论到实践——自膨短瓣在三叶瓣中实现对合缘对齐的经验分享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陈志鹏教授则分享自膨短瓣处理三叶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一例。该患者同时患有左主干重度狭窄和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且主动脉瓣瓣叶较长,结合冠脉开口高度分析冠脉阻塞风险较高。术中术者先于左主干植入支架后,着手处理主动脉瓣;球囊充分预扩主动脉瓣后,术者输送瓣膜过弓、跨瓣顺利,25mm ScienCrown瓣膜全展开后造影示瓣膜形态、位置良好,仅存微量瓣周反流;脱钩后造影示短瓣架未遮挡冠脉,手术顺利结束。
——专家讨论——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吴连拼教授:ScienCrown瓣膜兼具自膨瓣和球扩瓣的优点,术中以自膨瓣方式完全展开后,术者可更加全面观察血流动力学效果,判断瓣膜位置和形态,若达到理想介入效果再脱钩,从而达到球扩瓣的释放效果。
王磊教授:从锚定风险到稳定植入——直筒型全瓣架支撑攻克风心二叶瓣
河南省胸科医院王磊教授带来风心二叶瓣TAVR一例。该患者60岁较年轻,预期寿命较长,优选耐久性佳的瓣膜;风湿性心脏病,瓣叶增厚、左右交界粘连且钙化不明显,瓣膜锚定难度较大。术中球囊充分预扩主动脉瓣后,术者输送瓣膜跨瓣并于瓣上2mm左右释放23mm ScienCrown瓣膜,100%全展开后造影示大弯侧位于瓣环上,瓣膜整体位置较高,故术者全回收瓣膜重新调整位置,于瓣下2mm左右二次释放瓣膜,100%全展开后造影示瓣架整体位于瓣下,位置形态良好。脱钩过程中造影示瓣膜无弹跳、无位移,脱钩稳定;脱钩并给予球囊后扩张后造影示无明显瓣周漏,瓣架较短不会遮挡冠脉通路,直筒环上瓣设计能最大限度保证瓣口面积,术后1年随访示EOA1.88cm2,远期血流动力学优异,十分适合年轻TAVR患者植入。
——专家讨论——
海南省人民医院王圣教授: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主动脉瓣膜锚定困难,植入后易下滑;且该患者较年轻,不仅需要选择耐久性较高的瓣膜,还应确保瓣膜植入后不影响未来冠脉通路,并尽力争取更优异的血流动力学。综上我认为ScienCrown瓣膜完美契合要求,该病例将其优势展现的淋漓尽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张海波教授:在中国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并不少见,选择外科开胸置换主动脉瓣的比例较高,经导管植入主动脉瓣膜很容易发生位移。上述病例中,术中ScienCrown瓣膜100%全展开后造影观察位置形态,能更好的帮助术者进行治疗决策,且脱钩过程中瓣膜不会位移和弹跳,是该患者的优效之选。
王宇彬教授:小空间,大作为——短瓣架大网孔设计构建冠脉黄金通道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宇彬教授带来小瓣环、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轻中度反流TAVR一例。该患者左窦瓣叶钙化延伸至LVOT,整体根部结构较小;左冠开口高度较低,冠脉开口层面可见冗长瓣叶,窦部空间较小,提示左冠阻塞风险较高;左髂总动脉存在小溃疡夹层,左颈动脉支架凸出主动脉11mm。术中术者操纵采用预弯型设计的输送系统,通过凸向主动脉的左颈动脉支架输送瓣膜过弓、跨瓣顺利,瓣膜初始定位后,术者100%完全释放23mm ScienCrown瓣膜,得益于直筒全瓣架支撑,瓣膜径向支撑力足够,瓣膜释放过程十分稳定,即刻造影示瓣膜位置形态良好,故术者无张力缓慢脱钩,脱钩后造影示瓣架较短不会遮挡左冠;术后即刻超声示EF 64%,LVEDD 54mm,少量瓣周漏,峰值流速1.7m/s。
——术后讨论——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张新金教授:该患者曾于左颈动脉植入支架,且该支架凸出主动脉,术中输送瓣膜系统比较困难,好在ScienCrown瓣膜输送系统采用预弯型设计,才得以顺利输送瓣膜至主动脉瓣处。需要强调,即便自膨瓣输送系统也采用预塑弯设计,由于瓣架较长效果也并不明显,短瓣架和预弯型设计输送系统的搭配可谓相辅相成。
罗建方教授团队:同轴性密码——短瓣架在大角度横位心的解剖高适配性
广东省人民医院罗建方教授团队孙英皓教授带来大角度横位心、Type 1型TAVR病例。该患者心夹角81°,主动脉弓迂曲,输送系统跨瓣难度极大;左冠开口高度偏低,冠脉阻塞中风险。术中凭借预弯型设计的输送系统能自动适应主动脉弓弯形,术者输送瓣膜过弓跨瓣顺利,第一次释放25mm ScienCrown瓣膜后,全展开造影示介入瓣膜位于瓣下3mm,位置偏深,遂术者全回收瓣膜并调整位置后二次释放。第二次全展开后造影示瓣膜位置佳,接近瓣环零位,脱钩后造影示大弯侧轻微腰征,球囊后扩张后,复查造影示瓣膜位置、形态良好,同轴性佳,无瓣周漏,未遮挡冠脉。
——专家讨论——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张新金教授:大角度横位心和升主动脉扩张的TAVR患者因存在瓣膜同轴性差、瓣膜跨瓣等困难,不适合植入传统自膨瓣,即便成功植入,其大弯侧瓣架也会顶住大弯侧主动脉壁,远期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十分高;而ScienCrown自膨短瓣十分适合这类患者植入,从术后造影可以发现,其瓣架完全没有触及大弯侧主动脉壁。
李伟栋教授团队:从股动脉到心尖——多入路瓣膜系统在复杂解剖病例中的灵活应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李伟栋教授团队腾鹏教授分享了经心尖入路TAVR一例。该患者升主动脉瓷化,主动脉根部重度钙化,不易常规经股入路;冠脉高度低,瓣叶冗长,但冠脉开口上缘较高,冠脉阻塞风险尚可。术中术者经心尖入路成功建立工作路径,输送瓣膜过弓跨瓣并进行初始定位后,术者于瓣下5mm释放23mm ScienCrown瓣膜,100%全展开后造影示瓣膜位置过深,遂术者全回收瓣膜重新定位后二次释放,即刻造影示瓣膜位置形态良好,无张力脱钩并给予球囊后扩张后造影示轻度瓣周漏,冠脉无遮挡。
——专家讨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张海波教授:经心尖入路植入主动脉瓣可先释放主动脉侧,再释放流出道侧,不用快速起搏,不仅能降低瓣膜移位风险,还能减少心脏功能不良的TAVR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此外,经心尖入路TAVR为顺行路径,术中瓣膜跨瓣操作简单,为外周血管存在严重病变的患者提供了另一种安全、可靠的介入方式。
总结
作为国内首款兼具自膨瓣和球扩瓣双重优势的原研产品,ScienCrown瓣膜不仅通过技术融合、适应证扩展及国产化创新重塑了TAVR领域诊疗格局,其技术突破与临床价值还充分彰显了“医工结合”深度创新模式对医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总结指出,每一款产品的研发都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从思路、设计到论证,再到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ScienCrown瓣膜系统研发之路十分漫长;乐普心泰医疗董事长陈娟女士总结表示,得益于各位主动脉瓣介入领域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中国自主原创ScienCrown瓣膜系统才能够顺利上市,才能使得临床术者的概念模型成为现实,相信随着ScienCrown瓣膜大批应用于临床,定能为更多主动脉瓣疾病患者带来更佳临床获益,为全球心血管健康贡献中国力量!
Copyright © 2021, Scientech Medical. All rights reserved.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8238号沪ICP备202101743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沪)-非经营性-2021-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