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切磋丨可降解封堵实战技巧、规范化进程解析,第八届心源性脑卒中防治高峰论坛热点纪实 
Global
中文 English

媒体中心

技术切磋丨可降解封堵实战技巧、规范化进程解析,第八届心源性脑卒中防治高峰论坛热点纪实

2025-01-28

*本文转载于【门诊新视野】微信公众号,作者《门诊》杂志
 

2025年1月15日-19日,由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主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承办的“2025年上海市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年会、第八届心源性脑卒中防治高峰论坛”在上海隆重举行。本次大会深度聚焦可降解封堵、TAVR、TEER等结构心领域关键技术规范化推广,并高度关注心脑同治高质量发展,以手术直播、专家讲座、病例荟萃等多元形式,全方位展现了国际最新技术、最新理念、最新器械等研究和应用成果,赢得了众多业内专家的瞩目。回顾大会日程,可降解封堵新技术作为近年来结构心领域重磅创新热点,其上市后临床应用效果及规范化发展前景再次激发本届大会热势研讨。

 

 

可降解PFO封堵器专题会——大咖云集、切磋论道

 

1月15日,可降解PFO封堵器午间专题会临床干货分享。上海长海医院秦永文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玉顺教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沈群山教授带来了多场高水平示教讲课,并邀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达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王承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张浩教授等担任主持及讨论嘉宾。

 

秦永文教授:可降解PFO封堵器在真实世界中的临床应用初步探索

 

 

在学术分享环节,秦永文教授详细介绍了MemoSorb®生物可降解PFO封堵器的结构设计、上市后临床应用进展及成果。在接受可降解PFO封堵治疗的患者中,以简单PFO和长隧道型PFO为主,即使面对ASA、过长的下腔静脉瓣及希阿里氏网等复杂解剖结构,该封堵器仍能展现出非常理想的封堵效果,临床应用优势显著。

 

结合临床数据,永文教授就“封堵器吸收后缺损再同通?”、“封堵器植入后会引起房间隔增厚?”等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度解答,其强调随着封堵器的逐渐降解吸收,能够诱导组织再生,形成纤维组织,不断填充封堵器内部结构所在位置,从而确保封堵器降解后不残留空腔;且伴随双侧伞盘的降解,伞盘所在位置的房间隔总厚度会逐渐变薄,最终封堵器植入位置可逐渐恢复为正常的房间隔形态,完成房间隔的重塑过程。可见,MemoSorb®生物可降解PFO封堵器不仅在理论上具备先进性,且在实践中具有可行性,有望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治疗效果。
 

讨论环节——

王承教授:若已锁定封堵器,但发现封堵器偏小,是否可将其回收到鞘内并更换另一枚封堵器?
秦永文教授:术者应根据术前及术中详细超声评估选择合适的可降解封堵器,尽量避免二次换伞。可降解封堵器一旦锁定收紧要回收,具有一定难度,若确实需回收封堵器,可尝试通过推送杆引入一个圈套器,将封堵器锚定好之后,再往回收。从理论而言,大部分情况下应该能够将其成功收回。后续可在体外进行相关测试,以验证其可行性。

 

张玉顺教授:关于可降解PFO封堵器临床应用路径中国专家共识的初步意见

 

 

随着可降解封堵新技术的应用普及,越来越多PFO相关病症患者受益于该项新材料技术,为更好地推动可降解PFO封堵术规范化、高质量发展,国内专家着手制订可降解PFO封堵器临床应用路径中国专家共识,张玉顺教授在讲座中,从术前评估、适应证、术中监测、封堵器选择、术中操作、术后处理等多角度入手,对该专家共识初稿内容进行简要介绍。该专家共识旨在为临床医生构建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并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确保可降解PFO封堵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为可靠的治疗保障。期待该权威指南的正式发布,为临床医生提供系统化指导,为可降解PFO封堵术的规范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推动我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沈群山教授:可降解PFO封堵器上市后一年单中心随访结果解读

 

 

讲座中,沈群山教授分享了可降解PFO封堵器单中心真实世界应用经验,至今中心已完成百余例可降解PFO封堵术,包括长隧道、大型PFO、合并膨出瘤、继发隔肥厚、大型且长隧道等40余例复杂病例,无论应对简单或复杂型PFO,可降解PFO封堵器均展示出可靠的封堵效果。结合中心首例可降解PFO封堵术1年的随访数据,沈群山教授具体展示了术后1、3、6、9以及12个月这几个关键时间节点的降解变化情况及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表现:未发现残余分流及新发心律失常等不良情况,且封堵器的位置始终保持稳固,在植入约一年左右,封堵器基本完全降解后,房间隔组织能够恢复至正常形态,不影响其他左心介入治疗。未来仍应继续更长期的密切随访,为可降解PFO封堵器的远期效果提供更多真实世界的有效验证。

 

实战·手术演示——操作精益求精、术者风采尽显

 

1月15-17日,三台可降解封堵手术直播(1台可降解ASD封堵术、2台可降解PFO封堵术),多中心专家团队联袂示教,规范操作演示,为临床提供百宝贵实操参考。

 

CASE 1 张玉顺教授团队:应用生物可降解ASD封堵器封堵成人房间隔缺损一例!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玉顺教授、何璐教授

 

患者20岁,超声多切面示房间隔中部回声失落,断端回声增强,测缺口大小:大血管短轴切面12 mm,胸骨旁四腔切面12 mm,剑下两腔切面13 mm,彩色血流示:房水平左向右分流。该患者主动脉窦较宽,植入金属封堵器,可能会磨损主动脉窦,从长期健康的角度出发,选择植入BDASD-Ⅰ24(腰部直径24mm)的MemoSorb®生物可降解ASD封堵器。封堵器完成体外装载后,经输送鞘管送至左心房,先释放左盘伞,成型并贴靠房间隔后释放右盘。超声提示封堵器达到骑跨位置,牵拉成型线进行锁定,观察到封堵器盘面贴靠紧实、形态良好,且DSA下显示5个marker点呈T字排列,则进行二次锁定,后完全释放封堵器。术后超声显示MemoSorb®可降解ASD封堵器形态良好、封堵完全,未观测到过隔血流,封堵效果理想,撤出导管,手术圆满完成。

 

MemoSorb®生物可降解ASD封堵器体外装载

   

左盘完全展开                                                                                        5个marker点呈T字排列

 

术后超声

 

CASE 2 秦永文教授团队:MemoSorb®生物可降解PFO封堵器治疗卵圆孔未闭手术演示

 

上海长海医院  秦永文教授、朱霓教授

 

患者39岁,1年前发作头痛,间断发作,1月前出现胸闷,超声检查提示:卵圆孔未闭,发泡实验强阳性。行头颅MRI提示双侧额叶、侧脑室、半卵圆区多发高白质信号。经神内与心内科专家会诊,符合PFO介入封堵指征。结合患者意愿,决定实施可降解PFO封堵术,选择植入对称型BDPFO-Ⅰ 2424可降解PFO封堵器。术中导丝导管无创过隔后建立动静脉轨道,送入14 F输送鞘,再经鞘送入封堵器。封堵器就位后先释放左盘面,牵拉成型线使其贴靠房间隔,超声验证后回撤输送鞘并释放右盘。多切面确认封堵器骑跨于缺损两侧、贴靠良好,前顶鞘管,牵拉成型线锁定封堵器。经胸超声确认后二次锁定,即刻复查超声示,封堵器双盘紧密贴附间隔,封堵效果满意,故剪断并抽出成型线,手术圆满完成。

 

 

左盘展开成型                                                                                     右盘展开成型

术后超声

 

紧接着,秦永文教授、朱霓教授还简要分享了一例可降解ASD手术转播,进一步明确了术中超声引导、严格遵循“5S”操作规范步骤对实现ASD安全有效封堵的重要性。

 

 

 

点评讨论——

在术后讨论环节,与会专家们围绕选伞、器械装载旋拧、成型锁定、术后抗凝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入交流。秦永文教授特别指出:

  • 在旋拧封堵器与推送杆头端连接时,拧至最紧后可适当回拧少许,随后再进行牵拉操作,以确保连接牢固,避免“拧太紧难释放”,便于术中操作;

  • 建议将推送杆前端螺纹与封堵器一同浸入水中沾湿,使后续的旋拧操作更为顺畅丝滑;

  • 若术中拉动成型线锁定时未听到预期的锁定声音,可通过牵拉实验中右盘显影点是否位移、超声下右盘是否发生形变等方法来判断封堵器是否已成功锁定。 

同时专家们一致表示严格的适应证选择、术前及术中充分的超声评估、规范化的操作,是提高可降解PFO封堵术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CASE 3 周达新教授团队:应用新型生物可降解PFO封堵器治疗年轻女性患者PFO合并长期偏头痛一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周达新教授、张晓春教授、蒋昊教授

 

患者为21岁女性,主诉头痛8年余,行右心声学造影显示valsalva动作后可见大量右向左分流,微气泡回声,临床诊断为中央型房间隔缺损(卵圆孔型)。在完善术前检查与家属沟通后,本次手术选择 BDPFO-Ⅰ 2228可降解PFO封堵器行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中通过导管导丝探查法无创过隔后,置入输送鞘,通过鞘管推送封堵器到达左心房。超声结合X线双重引导下,可视化操作,先释放左盘,牵拉成型线使左盘marker点聚拢并完成房间隔贴靠,超声验证后回撤输送鞘,继续释放右盘。当超声确认双盘位置、形态、效果均理想后,收紧成型线,X线下可见4个marker聚拢排列,进一步牵拉测试封堵器marker点未出现分离,后二次锁定。超声提示封堵器盘面贴靠紧实、形态良好,即刻发泡实验未见分流,封堵效果理想,撤出成型线后手术顺利完成。

   

X线下可见4个marker瞬间聚拢排列                                                                         术后超声

 

点评讨论——

讨论环节中,与会专家们围绕术前评估、器械装载、术中操作、术后随访等多环节的技术要点展开了深入交流。张晓春教授特别强调:

  • 术前需进行详尽的食道超声、经胸超声和发泡实验检查,以全面了解PFO解剖结构;

  • 在封堵器装载过程中,务必确保成型线不缠绕,需专人负责拉顺成型线;

  • 因螺纹不明显,旋拧封堵器时要确保其顺畅移动,任何不顺畅都可能导致术中解离困难;

  • 拧紧程度要适中,避免过紧或过松,过紧会导致解离时封堵器因与鞘管间的摩擦力小而随着转动,增加解离难度;

  • 术中至少需观察短轴、四腔及剑下等多切面,确保双伞盘完全展开且与间隔贴合良好。 


 

总 结——第八届心源性脑卒中防治高峰论坛

 

伴随MemoSorb®可降解系列封堵器相继上市,中国智造、全球首创的可降解封堵器初代应用体系已成。本次会议期间,MemoSorb®可降解系列封堵器再度成为临床医师瞩目的焦点。在学术讲座夯实临床认知、积极的随访数据展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基础上,多家中心所带来的多场手术封堵演示,以step-by-step的形式对可降解封堵术中标准“5S”操作技巧进行了详尽讲解,并以不同临床场景下的一致优异封堵效果,充分展现了可降解系列封堵器能够适应不同解剖结构特点的显著优势。且在讨论环节,与会专家们还积极从临床需求出发,展开了热烈讨论,观点碰撞中所传递出的真知灼见,可助力广大介入医师提高可降解封堵技术水平。伴随结构心介入“可降解”的必然趋势,相信以中国原创可降解新技术为核心,更多创新器械产品的研发应用,必将开拓我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Copyright © 2021, Scientech Medical. All rights reserved.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8238号沪ICP备202101743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沪)-非经营性-2021-0163